人民币不能以美元为锚
――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之十一
当下发达国家债台高筑的现实,要求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无法阻止全球储备货币供应国利用创造货币来平衡其天量财政赤字,人民币应当怎样处理与美元的关系?2003年以来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的辩论,枝枝蔓蔓涉及的方面不少。其中最有深度和难度的,我以为就是人民币是不是还应该坚持以美元为锚?
讲过的,汇率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物物交换的经济里加入了两只不同的货币。从中国这方面看,出口厂商都是花人民币购入生产要素,做成产品再以美元计价出口(这里略去其他国际结算货币不谈)。因此,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一旦有变,所有关于成本收益的计算和预期跟着都要变,做出口生意的麻烦――交易费用――也就增加了。这是人们追求汇率稳定目标的由来。
美国那方面的情形不同。美国出口商花费的是美元成本,做出的产品也以美元计价出口,前后横竖都用一个货币,所以仅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衡量,美国厂商做内贸与出口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当年Alchian讲国际贸易,说过一句"内贸用车、外贸用船",意思是内外贸没有太大差别就是了――这从美国看是至理名言。至于外国货币对美元汇价发生变化,影响的是外国市场对美国商品的需求量,与签订并履行贸易合约的成本基本无涉。这里关键的区别,在于美元是美国的国别货币,又是国际结算货币与储备货币,而人民币却只是中国自己的货币。
"固定汇率"论应运而生!不是吗?只要人民币以固定的汇价钩住美元,中国的出口厂商岂不也可以享受美国出口厂商的同等待遇吗?因为那等于只用一个货币――美元――对所有的投入产出计价,可以立即消除两只货币之间的汇率浮动带给厂商决策与缔约的干扰。加上资本流动和投机炒作,汇率浮动可能带来多倍放大的困扰。这对中国绝不是小事一桩:我们这个日渐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的国家,出口总额一度相当于年度GDP的40%。
把上述逻辑阐述得最有力的,当数固定汇率论的领军人物蒙代尔教授。这位加拿大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数十年来先是建议加币与美元固定挂钩,随后又分别论证、主张、建议欧元与美元固定挂钩,日元与美元固定挂钩,"亚洲共同货币"与美元固定挂钩。后来蒙代尔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又不遗余力地建议人民币与美元固定挂钩。既然要挂的是固定汇率之钩,那人民币对美元就既不能贬值、更不能升值――这是中国舆论早就熟知的蒙代尔及其追随者的一贯主张。
读过蒙氏著述的读者都知道,蒙代尔教授主张的固定汇率是单向的。这就是,无论国别货币(加元、日元和人民币)还是最优货币区的货币(亚洲共同货币或欧元),都要与美元固定挂钩;但是反过来,美元却不需要与这些货币固定挂钩。他的原话是这样的:"美国就不能实施固定汇率。美元应当与哪个货币固定呢?你能够将加拿大元、墨西哥比索的汇率与美元固定(这并非一个坏主意!),却不能反过来将美元与加拿大元和墨西哥比索固定"("货币区、汇率体系和国际货币改革",《蒙代尔经济学文集》第5卷第4章中译/向松柞),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为什么呢?因为"至少有一个国家因为太大而不能将汇率固定",而这个国家就是"美元至高无上"的美国(同上,第75页)。
蒙代尔还特别强调,实施固定汇率的国家必须完全放弃自己独立的货币政策。他多次区分"固定汇率(fixedrates)"与"钉住汇率(peggedrates)",认为两者的调节机制有原则上的不同。在固定汇率下,央行大手笔买入外汇、卖出本国货币,以防止顺差带来的本国货币升值;反之则反之。这就是说,通过大幅度增加或减少本国货币的供应量,自动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但是,"钉住汇率"却还要保持本国独立的货币政策,结果央行一面干预外汇市场,一面还要做反向对冲的货币安排,以保持对本国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兼顾对外平衡与对内平衡。蒙代尔不断用巴拿马、中国香港、阿根廷、中欧以及东欧转型国家的经验说明,只有严格的固定汇率――而不是
"钉住汇率"――才能"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通货体系,以某种方式将各过货币'锚'住,以防止通货膨胀"(《蒙代尔经济学文集》第4卷,第39页)。
说来也真简单,只要实施单一、单向而又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度,全球经济就固若金汤。人类从此用一个货币计价,各国释放比较优势的交易费用得以大幅度下降,由此刺激全球范围专业化分工和收入增长。不但如此,单一而严格的固定汇率还约束着各国货币当局,谁也不得超发本国货币,因为固定汇率必然要求控制各国货币的供应量。最了不起的,是严格单向的固定汇率甚至还可以约束财政政策,因为预算赤字引发投机资本的攻击,从而威胁本国货币的固定汇率。好处如此之大,所以蒙代尔教授有理由相信,只要成功地把全部国家和地区纳入单向严格的固定汇率体系,他和很多学者心目中最理想的货币制度――国际金本位制――一定可以重新降临。
我认为,蒙代尔有关固定汇率的全套理论分析和政策主张,比较有价值的地方是点明了问题的重点――汇率选择其实是货币准则的选择问题。他主张各国、各地区的货币单一地、单向地、严格地与美元挂上固定汇率之钩,其实就是主张天下所有货币皆以美元为锚。很明白,这不单单是关于汇率政策的主张,更重要的是关于货币准则的主张。对蒙代尔来说,在19世纪的金本位与20世纪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相继垮台之后,倘若各国不能为通行的"法定不可兑现货币(fiatmon-ey)"找到可靠之锚,21世纪全球化的汪洋大海,岂能不为一个又一个经济体提供葬身之地?!
不过,也正是到达了货币准则的层面,才让我看出固定汇率论的一个破绽。这就是,各国各区域的货币都以美元为锚,可美元本身又以什么为锚?难道美元就不是法定不可兑现货币?难道美元的币值就无需可靠之锚也可以实现自动稳定?如果各国各地区纷纷把各自的货币单一、单向、固定地与美元挂钩,而美元本身却无锚或无可靠之锚,那这个靠固定汇率连接起来的世界,还会不会像固定汇率论者自以为万无一失的那么牢靠?
固定汇率论者从来没有认真探查过美元究竟以何为锚。他们把美国比为海上的一艘超级巨轮,然后就想当然地主张,全球所有其他小舢板和大小船只,只要以固定汇率之钩挂住美国超级巨轮,就等于给所有货币找到了最可靠之锚。他们或许忘了告诉听众,这幅理想主义的图画里隐匿着致命的危险:一旦超级巨轮本身摇晃,以它为锚的所有船舰也只能跟着一起摇晃;一旦超级巨轮像当年的泰坦尼克号那样不幸触礁下沉,它还可能把本来还可以各自逃生的大船小船一股脑儿地拖到大洋的底部。
今天的中国经济说大不是全球最大,但也绝不是舢板一只、小船一条。中国航船要怎样为人民币选择可靠的货币之锚呢?很抱歉,区区在下实在拿不出超然之见。我的观点是,除非美元有可靠之锚,否则人民币不能以美元为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